她在出生仅4天时,就因“十二指肠先天闭锁”接受了手术救治,给了新生命的机会。而28年后,她再次来到山东省第二人民医院,因“右上腹疼痛4小时”就诊,再次经历了一场生命的考验。在经历了多次手术、腹腔粘连严重的情况下,专家团队齐心协力,为她解决了危机。肝胆外科的刘双主任接诊了小梅(化名),并安排了CT检查,最终确诊为胰管多发结石及急性胰腺炎。
刘双主任采取了禁饮食、抑酸、抑酶等措施来缓解小梅的胰腺炎症状,并与周敬强教授一起展开深入讨论,认为亟需进行胰管结石取出和胰肠吻合手术。然而,由于小梅的多次腹部手术史带来了严重的腹腔粘连,手术风险显著增加。经过全面评估,决定为她实施“胰管切开取石、胰管空肠吻合术、空肠端侧吻合术和肠粘连松解术”。手术中,刘双主任与周教授耐心细致地剥离腹腔粘连,理顺了之前手术的胃肠结构变化,成功取出了胰管结石,并妥善完成了胰肠吻合。术后第三天,小梅顺利恢复排气,手术期的恢复情况令人满意。
小梅感慨万分地说:“感谢山东省第二人民医院的专家,给了我两次‘重生’的机会。一次是在我出生时拯救了我,现在又为我解决了胰管结石和胰腺炎的隐患。”
胰管结石的形成及其影响
胰管结石虽然不像肾结石或胆结石那么常见,但一经确诊就必须及时处理。结石会阻塞胰管,导致胰液排出受阻,进而引发急性胰腺炎,甚至是更为严重的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。长期阻塞还可能引起胰腺萎缩、纤维化,增加胰腺癌的风险。
胰管结石是由胰液中的钙化物质形成,主要成分为碳酸钙和蛋白质,大小从沙粒到几厘米不等。形成原因与胰液成分变化、胰管狭窄以及慢性炎症有关,酗酒和遗传因素等也是触发因素。此外,结石长期留在胰管内,会导致剧烈疼痛、炎症反应甚至器官功能损伤。
胰管结石的早期症状
很多患者在早期出现的症状轻微,容易被忽视,从而延误治疗。以下症状需引起警惕:
- 上腹部疼痛: 最为常见,疼痛有时放射至背部,进食后会加重。
- 消化不良: 由于胰液排出受阻,脂肪消化困难,可能出现油腻、恶臭的脂肪泻。
- 黄疸: 如果结石压迫胆总管,可能导致皮肤和眼睛发黄。
- 体重下降: 由于消化吸收障碍和食欲减退。
- 糖尿病: 胰腺内分泌功能受损,可能出现血糖升高。
诊断胰管结石的方法
诊断胰管结石的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点:
- 影像学检查: 腹部CT、MRI可清晰显示结石位置和大小,超声内镜(EUS)则可以更近距离观察,敏感度较高。
- 血液检查: 检测胰酶水平,比如淀粉酶和脂肪酶。
- 胰腺功能测试: 用于评估外分泌功能是否受损。
治疗胰管结石的方案
治疗方案需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、结石位置及并发症制定。常用治疗方式包括:
- 药物治疗: 使用非甾体抗炎药止痛,或者通过胰酶替代疗法改善消化不良。
- 内镜治疗(ERCP): 使用内镜取出结石或放置支架,创伤小、恢复快。
- 体外震波碎石(ESWL): 对较大结石进行震波碎石后,通过内镜取出。
- 手术: 对复杂病例,可能需要进行手术,包括胰管切开取石等。
- 生活方式调整: 戒酒、低脂饮食,并补充脂溶性维生素(A、D、E、K)。
胰管结石的预防
专家指出,及时就医非常重要。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可以有效预防胰管结石的发生。建议戒酒或限制酒精摄入;积极治疗胆道疾病和慢性胰腺炎;均衡饮食,避免长期高脂肪、高蛋白的摄入;定期体检,特别是家族有胰腺疾病史的人群。
胰管结石是慢性胰腺炎的常见并发症,早期发现和治疗能够有效降低胰腺功能恶化的风险。当出现反复上腹痛、消化不良等症状时,务必要及时就医,确保健康。
通过[J9九游会]的健康信息,您可以了解更多关于胰腺健康的知识,保护自己的身体,远离胰管结石的困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