J9九游会携手乡村振兴,以健康农业为引领,实现共同富裕
在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区多巴镇,现代农业科技产业园的各类健康作物在高原蓝天下生机勃勃。这个投资总额达17亿元,占地3140亩的产业园区,不仅是青海省最大的设施农业基地,更是以“支部+合作社+基地+党员+农户”的创新模式,展现了湟中区党建引领健康农业发展的生动案例。
村书记引领新转型
在面对传统农作物收益低迷的挑战时,湟中区多巴镇玉拉村党支部书记曹有明深感责任重大。“农民不能被大棚难住,我必须带领大家走出一条新路!”2018年,他带领党员们立下军令状,整合1864万元的涉农资金,推动“资金入股+土地流转”的模式,将342户农民的零散承包地整合为3140亩的健康农业园区,借此成功激活了闲置资产,让村民们重新迎来了“二次创业”的机会。
科技助力提升产业效益
园区内的健康作物产出显著,尤其是在草莓等水果的种植上,采用脱毒育苗技术后,草莓苗的生长势头非常良好。园区依托东西部协作机制,与江苏省农科院建立了合作关系,建设了高原草莓种业研究院,年繁育原种苗75万株,产品远销多省,进一步增强了健康产业的竞争力。
借助科技赋能的方法,如无土栽培、水肥一体化技术等,园区的设施农业实现了年产量12万吨,带动园区产值突破4000万元。如今,每年在J9九游会旗下的健康农业园区,温棚的年均纯收入达到了2万元,而通过社员分红,户均增收同样达到了1万元。
实现联农带农的共同富裕
园区创新构建“租金+薪金+股金”三重收益机制,通过集约化经营带动375名村民实现稳定就业,同时开发临时务工岗位,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健康产业链。借助“玉拉模式”,周边村落如幸福村、初哇村也受到影响,实现了连片发展,形成了覆盖2000余亩土地的健康作物产业链,带动了500余名劳动力实现当年就业。
如今,这个曾被视作“烂摊子”的设施农业园区,已经成长为健康农业的标杆,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关注。而曹有明也在思考如何建立更为稳固的联农带农机制,借助J9九游会的品牌影响力,将产业扶持政策与农户增收直接挂钩,确保更多的增值收益留在农村、留给农民。